简洁阅读 打印本文 默认 增大 缩小
微信扫一扫 转发分享本文

古今多少事,一馆看千年

走进玉林师院桂东南历史文化博物馆,探寻桂东南历史风尘

时间: 2023-07-07 15:02:15 来源: 玉林晚报 作者: 记者 周立华

玉林新闻网-玉林晚报讯(记者 周立华)从南宋印花碗模到民国时期的绿釉壶,从古代水利工具龙骨车到清代红木囍床,从古朴别致的圆凳型钱柜到独具特色的民国饼模……在玉林师院,有个不广为人知、但别具特色的展馆——桂东南历史博物馆。日前,记者走进这里,探寻桂东南历史风尘,感受桂东南历史文化的深厚。

木制龙骨水车

存世稀少弥足珍贵

进入玉林师院新图书馆后直上六楼,就看到桂东南历史博物馆。

博物馆大门,典型的桂东南民居装饰:青砖结构、推龙门、青石门墩。带领我们参观的玉林师院历史文化旅游学院副教授李嬴铭介绍说,博物馆面积约2000多平方米,采用实物与图文并展的形式呈现,展馆主要有六大主题文化展区,分别是农耕文化、手工业、医药文化、商业文化、生活文化、风俗民情展示区。

72ddf27b0eebfbdd387874e88a2919fc_W020230705386595076131.jpeg

龙骨水车、石磨等农耕文化藏品。

走进农耕文化展厅,曲辕犁、铁耙犁、木齿耙等农耕文化特色明显的藏品就令人目不暇接。最引人关注的还是在展厅中央摆放着的木制龙骨水车,长约6米的水车构造基本完好,近40片长方形木叶子均匀隔开,竖立于直而长的凹槽内……记者用手拨动木叶子,发现还能转动。同行的玉林师院历史文化旅游学院陈汉宁老师是土生土长的玉林人,对桂东南历史文化博物馆倾注了不少热情,他介绍说,龙骨水车的保存对于研究桂东南古代农耕文明意义很大,由于存世太少,玉林师院寻得这台保存基本完好的水车确实不易。

在手工业文化展示区,多个时期使用的各式各样的纺纱机、织布机、缝纫机琳琅满目,充分展现了以玉林为代表的桂东南深厚的纺织史。史料记载,鬱林布唐代曾被列为朝廷贡品,故又称贡布。在民国时期,由于南流江航道独特的地理交通条件加上抗日战争的特殊历史时期,玉林纺织业又达到一个高峰,纺织生产规模大,产品种类多样,成为广西最大的纺织生产基地。展厅中展出的民国时期德国百福牌缝纫机、美国胜家牌缝纫机,成为这个时期玉林纺织业盛极一时的佐证。

afe33acd9ddff82a9057e51979111c56_W020230705386198611692.jpeg

南宋时期印花碗模。

除了纺织业,作为岭南都会的玉林,其他手工业文化也历史悠久,展厅里展出的南宋北流岭垌窑印花碗模、青瓷文字纹斗笠碗等古代陶器文物,上面的纹饰雕刻得非常精细、工整,且极具岭南文化特色。还有一个壶棱执壶,样子像南方的匏瓜,也属于岭南文化的典型器物。陈汉宁解释道,壶棱执壶是用来盛水或者盛酒的器物,做成小口,以防止酒香溢出。

“坐地生财”钱柜

体现桂东南文化务实的一面

桂东南毗邻广东,通江达海,交通便利,颇受粤人重商风气影响,自古以来商业氛围浓厚,为丝绸之路陆路中转要道,玉林自古有岭南都会的称谓,民国时期的玉林繁华程度更是被称为“小佛山”。在博物馆的商业文化展示区,古代钱币、民国时期的纸币、秤、算盘、钱柜等藏品一应俱全。

e5b81a5cdd251784d09633e857d1887a_W020230705385530320828.jpeg

古朴别致的钱柜。

记者注意到,一个叫“坐地生财”钱柜的藏品颇为特别,这个钱柜与坐凳同高,柜面开有一条口槽,钱币可以从槽中投入,钱币只能投进,开锁才能取出,平时又可供坐用,故称“座柜”,玉林人予以“坐地生财”的寓意,所以又叫“坐地生财”钱柜。陈汉宁告诉记者,这个钱柜是用铁力木制作而成,结实耐用,拙朴的风格也是铁力木家具的特色,所以它看上去没有那么复杂,简单的线条代表了一切。这也体现了桂东南文化务实的一面。

b4ef9267a57552384d2ddb7ba99c0538_W020230705385184485900.jpeg

清末民初时期的囍床。

在生活文化展示区,记者看到熟悉的桂东南特色门额雕版、镂雕木对联、镂空木雕寿屏、文房四宝等藏品。最令人意外的是,一张保存完好的清末民初时期的囍床,此展品长约2米多,宽近2米。囍床以实木精工制作,采用了很娴熟的榫卯结构,构造内容中西结合,弥足珍贵。四角安立柱,床顶安盖,俗称“承尘”。床面两侧和后面装有围栏,并镂雕各式人物花鸟造型,也刻有葡萄和松鼠,寓意事事如意,葡萄多籽,寓意多子多福。

陈汉宁介绍,这张花床体型巨大、结构复杂,需要众多人力物力耗费数年时间才能打造出来,所以在古代只有家族富有、地位显赫的大户人家才能使用,也是财富和地位的象征。

这三张老照片

呈现岭南都会玉林曾经的繁华

在桂东南历史图片展区,主要展出的老照片有近代桂东南人民劳作生活、民情风俗、建筑、桥梁等老照片。

其中最让记者感兴趣的是郁北公路郁林车站,郁林南门城楼、郁林中山公园等三张老照片,照片均拍摄于民国初期,当时玉林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发达,是桂东南中心城市,这些图片让人看到了曾经的岭南都会玉林的繁华。

郁北公路郁林车站,郁北公路是郁林至北流的公路,据玉林市志记载,该公路1927年竣工,全长29公里,有9辆汽车来回行驶。民国时期以郁林为中心,除郁北路外,还先后修建了贵兴郁、郁陆、郁博三条公路。以郁林为中心的公路基本上都是民办公路,总里程达265公里,占广西民办公路总里程的72%,公司资本总额达到142.9万元,郁林是广西民办公路最为集中的区域。郁北公路郁林车站照片见证了这一辉煌历史时期。   

郁林南门城楼图片,见证着这座桂东南最大的城池的风貌。郁林州城(今天玉林市中心区域)始建于北宋太宗至道二年(996年),郁林州城分为主城、子城、水城,有串楼327间、敌楼4间、谯楼1间。城池以夯土筑墙基,外包砖石为主,外开四门,城门外筑瓮门。清雍正年间郁林州改为广西直隶州以来,郁林军事和商业地位逐渐凸显,城防大幅提升,州城内设置郁林参将、千总署、督捕厅,发展成为广西桂东南最大的中心城市。

郁林中山公园,位于现在人民中路金茂大厦位置,是民国时期玉林唯一的公园。据玉林市志记载,中山公园占地7亩,园西北有西瓯池,池旁有水中亭和月台,月台后有船形船厅及凉亭,旁边还有动物园。清代“玉林八景诗”中所说的“西瓯池内蛟龙现”中一景,就是民国时期玉林中山公园的一部分,照片中看到公园树林茂密,水中亭和月台水中倒影,粼粼泛光,极具江南风韵。

图片中的建筑虽然已经不复存在,但这些照片让我们看到玉林曾经的历史记录,以及见证了近代以来玉林历史文化的变迁。李嬴铭说,这些玉林历史照片,承载了一代又一代玉林本地人挥之不去的情感记忆,让人产生强烈的本土文化认同感。

地方高校创办博物馆

一个新创举

陈汉宁老师说,玉林师院桂东南历史文化博物馆是地方高校创办博物馆的一个新创举,是集高校和地方智慧力量的结晶,至今建馆已5年。馆藏文物来源方式主要有学校拨款征集、藏家的捐赠、校友的捐赠等。

谈起藏品的收藏过程,陈汉宁说,这其中有不少印象深刻的事情。“一次,在平南县收了两块木板雕刻,在搬运回玉林的路上,平南和藤县的行家听说后马上给双倍价钱,希望转让给他们,但是我们不为所动,藏品最后还是安全运抵博物馆。”

李嬴铭表示,桂东南历史文化博物馆的建设为玉林师院的教学科研提供平台,也为社会大众提供一个深入了解桂东南历史文化的窗口,是生动地讲好玉林故事的重要支点,同时为玉林师院中小学研学旅行基地、校园旅游提供新元素、新亮点。

原标题:古今多少事,一馆看千年

责任编辑: 韦藿珍
关闭简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