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洁阅读 打印本文 默认 增大 缩小
微信扫一扫 转发分享本文

博白县以小龙眼成就大产业

桂圆“甜出圈” 百姓“口袋鼓”

时间: 2023-08-21 15:39:57 来源: 玉林日报 作者: 记者 陈立萍 通讯员 冯春华

博白县以小龙眼成就大产业,桂圆“甜出圈”。

玉林新闻网-玉林日报讯(记者 陈立萍 通讯员 冯春华)时下正是龙眼丰收季节,也是“中国桂圆之乡”博白县的桂圆加工旺季。走进该县三滩镇那秀村、径口镇周垌村、凤山镇峨嵋村等村屯,村民三五成群地围坐在一起加工桂圆,用特制的工具将龙眼去皮去核后,把龙眼肉放置到烤炉中进行烘烤成桂圆干。

小桂圆如何变成富民大产业?博白县大力实施桂圆品牌化策略,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等的作用持续集智聚力,采取强有力措施破解发展难题,精心打造属于本地的桂圆品牌,促进龙眼产业高质量发展。

集民意谋发展,齐心协力解难题

几年前,大部分农户种植普通品种,龙眼价格偏低,不少果农更倾向于外出务工,导致龙眼种植面积减少。聚焦该窘境,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博白县凤山镇峨嵋村党支部书记李春燕以解决果农收入低为导向,以产业振兴为目标,多次组织人大代表走访调研,广泛收集果农意见建议,并邀请农业专家来实地调研,形成代表建议。他们建议要以现有种植规模为基础,加大技术创新和推广力度,打造博白桂圆品牌,拓展销售渠道,打破龙眼种植发展瓶颈,为龙眼产业发展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44a208927550d87f5574d00b209f07ca_W020230819378377643290.jpeg

龙眼去核后,就成了一颗颗珠圆玉润的桂圆肉。

人大代表的建议得到博白县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并迅速落实。为破解龙眼种植技术难题,博白县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等组织102名区、市、县三级科技特派员,到基层一线开展龙眼种植技术指导服务活动。结合龙眼种植户实际情况,推行“一人一村+多元服务”的指导模式,采取生产一线技术指导等方式,推广先进实用的种植技术。通过“技能培训+实践锻炼”培养模式,在种植户集中的村举办龙眼种植技术普及班,培训出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龙眼种植专业技术人才。

技术难题的解决助力龙眼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据博白县桂圆产业协会会长邓浪华介绍,目前博白县属全国规模最大的桂圆肉加工集聚区,现有龙眼种植面积约15万亩,年产量约5.6万吨,鲜果年产值约4.7亿元,从事桂圆加工的10万余人,涉及农户约1.5万户,年加工桂圆干约700吨,年产值约8亿元。

强举措创品牌,拓宽销路带民富

博白县大力实施桂圆品牌化策略,精心打造属于本地的桂圆品牌,并利用爱心助农、引进批发商、“微商+电商直播”等方式,建立线上线下融合的桂圆销售体系,拓展交易渠道,扩大销量。

人大代表纷纷争当产业发展“领头雁”。李春燕组织辖区人大代表参与跑市场、搞调研、做策划,摸索出了“模拟自然干燥”桂圆加工新路子,成功申报了6项专利技术,创办了“客家桂圆”品牌,参与制定了桂圆行业标准,并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第三方公司+农户”等管理模式发展桂圆产业链,带动了60多个行政村加工桂圆。人大代表牵线搭桥促成县政府与广西新型电商联合会签订电商直播年度服务框架协议,多家桂圆企业与电商公司签约销售合作,常态化开展直播促消费活动,实现销售渠道与品牌宣传双轮驱动,推动博白桂圆“甜出圈”好“钱景”。

博白县还出台扶持政策,注册地理产品商标,建设公共区域品牌,推动实现桂圆从家庭式的小规模种植到连片种植、从传统的土炉加工方式到现代化高科技加工。已建有广西涛涛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桂圆加工企业,每年都把龙眼果集中收购到三滩镇加工,加工出来的桂圆肉色泽鲜艳,香气浓厚,口感香甜,成为国内外消费者喜爱的“抢手货”。

为了做大做强桂圆品牌助力乡村振兴,博白县还规划打造中国桂圆之乡田园综合体——桂圆乡村旅游示范区。该项目位于该县三滩镇,规划总覆盖面积751.26亩,将有力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目前,项目一期已开工建设,面积235.47亩,总投资5164.26万元,分12个功能区进行建设,包括游客中心、桂圆文化展示中心、手工工坊、剧场舞台、高端溪水帐篷以及对应片区水电管网工程、主干道路工程等。

原标题:桂圆“甜出圈” 百姓“口袋鼓”

责任编辑: 韦藿珍
关闭简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