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洁阅读 打印本文 默认 增大 缩小
微信扫一扫 转发分享本文

寒来暑往,坚守一线

城市“动脉”的“主治医生”很“city”

时间: 2024-09-12 15:41:18 来源: 玉林晚报 作者: □记者 唐雪萍

端午“龙舟水”期间,抢修人员冒雨在现场抢修作业。

玉林新闻网-玉林晚报讯(记者 唐雪萍)自来水是城市的“血液”,供水管网是城市的“动脉”,涉及千家万户的用水安全。打开水龙头,清澈的自来水为我们的生活、生产带来便利,这背后离不开一线供水抢修人员的日夜坚守和辛勤付出。

近段时间,玉林城区的一些施工项目引起市民关注,老旧管网改造和排水防涝工程正在有序推进。就此,记者采访了玉林市自来水有限公司安装部的抢修团队,走近他们的工作日常。

林鹏:责任在身,每天都充满挑战

“有市民电话反映,东龙路一商铺门前出现漏水,我们要马上赶过去。”近日上午,记者跟随玉林市自来水有限公司安装部的抢修团队来到玉林城区东龙路一处管网进行维修作业。今年37岁的林鹏,是玉林市自来水有限公司安装部大管抢修班班长,2008年12月入职成为一名“供水人”后,一直在供水抢修领域默默耕耘。

奋战30个小时,韦国阳(左一)及其抢修团队完成郁江引水管线抢修任务。

当天室外气温35℃,到达现场后,林鹏和抢修师傅们二话不说就穿戴好安全装备,带上管件进行抢修。“天气炎热,要尽快修好恢复供水,不要影响用户。”林鹏安排好人员关阀、设立安全围挡、开挖、找漏点……作业基坑里又窄又热,汗水不停地从林鹏的额头、两颊往下滴,衣服早已被汗水浸透。“在这样的天气下工作,我都会带着两套衣服,因为衣服常常是湿了干、干了又湿。”林鹏说,如果遇到大型抢修作业或者通宵抢修作业时,他们的手臂、脖子上会被蚊虫叮出很多包,又痛又痒。

8月10日晚上,名山菜市附近的DN300管突发爆管,冒水面积大,街道非机动车道大面积被淹没。林鹏所在的抢修团队接到通知后,第一时间紧急停水并做现场安全警示,同时火速组织抢修人员进场抢修。由于地下有供电线缆、燃气管道,施工开挖难度较大,在通知相关单位技术人员交底后,抢修团队根据以往的经验,一边排查管道、一边进行表层开挖,用最快的时间排查其他相关管道及现场排水,经过3个多小时的开挖,终于在11日凌晨1时找到了漏点。但供水管道爆裂口较大、修复难度大,抢修团队进行现场施工方案讨论,确定最佳修复方案,最终在8月11日凌晨3时恢复供水,比原定恢复供水提前了4个小时。

“抢修工作看似简单,实则背后包含着技能磨练与经验积累。”参加工作以来,林鹏做到学在一线、扎根一线,以严谨负责的态度,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了不平凡的成绩。在他心中,有两张玉林地图,一张地图在地上,城市街道热闹繁华;一张地图在地下,供水管线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我们的工作是365天随时待命,一有任务,不管白天黑夜,必须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林鹏说,供水管网相当于城市的“动脉”,而供水抢修人员则是供水设施的“主治医生”。要做好“主治医生”并不容易,尤其夏季是用水高峰期,供水管网和设备容易出现问题,更需要认真细致检查,确保供水管网正常运转。

虽然当下已是9月,但玉林的天气依旧比较炎热,有时遇到表井里满是污浊物,熏得人喘不上气。抢修作业时,污浊物难免会溅到脸上、身上、手上,恶劣的环境是否会让林鹏打退堂鼓?“说不辛苦是假的,但我既是党员又是组长,双重责任不允许我有任何动摇。”林鹏坦言。在供水一线,还有许多像林鹏这样的抢修人员,在坚守中体验付出的快乐。

韦国阳:风雨无阻抢修,换来千家万户“甘甜”

“我们团队有‘黄牛精神’,一年365天战斗在一线,‘白+黑’‘晴+雨’。”同为玉林市自来水有限公司安装部抢修班班长的韦国阳为他所在的团队感到自豪。

今年端午“龙舟水”期间,玉林多地出现强降雨天气,城区多个路段出现积水。6月9日凌晨2时20分左右,韦国阳接到抢修通知,民主北路岭南都会路段的DN300水泥管突发爆裂,导致路面迅速积水,加上正值端午“龙舟水”期间,雨势强劲,情况紧急。面对这样的恶劣天气,抢修人员没有退缩,立即冒雨赶赴现场。他们快速分工,仔细排查,迅速定位并关闭管道的控制阀门,阻止水流继续外泄。为了最大程度减轻附近市民生活用水的不便,玉林市自来水有限公司通过短信、官网、微信公众号等多个渠道,及时向受影响的用水户推送停水通知及预计恢复供水时间。抢修人员冒雨奋战,经过12小时的紧张工作,终于在当日晚上修复了爆裂管道,恢复正常供水。

林鹏(上)带领团队在进行抢修作业。

玉林城区现有供水主干管网1000多公里,部分供水管道由于修建年代久远,老化严重,管网漏损率和维修率较高。近日中午12时30分,韦国阳接到通知,玉林城区某小区的公交站亭附近有水管破裂,而漏水点为公交站亭下方,无法用机械开挖。由于破裂的水管管径较大,意味着开挖面积也较大。抢修团队带着两台冲击钻分两边开挖,现场一边稳固公交站亭,一边人工破碎深度达70厘米的混凝土,设立现场专职安全员全程监控施工,预防塌方造成人员伤害。抢修人员头顶烈日、脚踩热土,汗水早已浸湿了身上的衣服,但他们手里的活却毫不停歇。“身上的衣服就没有干过,胳膊都能甩出水来。”韦国阳说,尽管工作条件艰苦,但他们的工作热情高涨。“也许是面对恶劣的环境习以为常,大家都觉得这没什么,关键是要及时把供水管网修好,不耽误正常供水。通过团队互相配合,历经13个小时的施工,最终在第二天凌晨3时左右修复了这条管道。”韦国阳坦言,面对如此艰难的施工条件,能及时修复管道,离不开团队的互相配合,离不开大家平时点点滴滴积累的默契度。

“由于抢修工作的特殊性,我们经常要面对各种复杂的工作环境,但大家对待工作从不打马虎眼。”韦国阳表示,每次接到任务,大家都没有半点怨言、没有丝毫推脱。无论炎夏还是寒冬,虽然要在管道沟槽里连续工作几个小时甚至几十个小时,导致满身汗或满身泥,但当抢修任务完成时,大家脸上都会露出既开心又满足的笑容。

原标题:

城市“动脉”的“主治医生”很“city”

责任编辑: 韦藿珍
关闭简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