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屋顶”变身“发电站”从乡村向城区延伸
玉林新闻网-玉林晚报讯(记者 唐劲梅)日前,家住福绵区福绵镇的谢先生在自家楼房安装了光伏电板屋顶大棚,“蓝屋顶”变身“发电站”。他不仅不用出一分钱,还能拿到一笔初装费,每年都有租金收。
为积极响应国家利用太阳能发电的新能源(清洁能源)发展战略,在政府与企业的合力助推下,如今,在玉林像谢先生家这样的“蓝屋顶”越来越多,并从乡村向乡镇、县城、产业园乃至玉林城区延伸。
在玉林越来越多的“蓝屋顶”出现。
越来越多民宅安装“蓝屋顶”
“看到周围邻居家楼顶都装上了光伏发电板,我观察了解一下发现并没有什么坏处,于是联系人过来安装了。”日前,谢先生带记者参观了自家新安装的光伏电板屋顶大棚。他介绍,这是今年春节过后安装完成的,一共装了70多块光伏板,如今已顺利投产发电。
花式栏杆支架让“蓝屋顶”看起来更美观。
谢先生家的双屋顶共有100多平方米,由于楼顶属于“顶中顶”的格局,为了使上下顶棚高度统一,施工方特地为他家的光伏电板屋顶安到近5米高,不仅不影响晾晒通风,还多一层能够挡雨遮阳、防漏降温的屋顶。谢先生全程不用出一分钱,还可领一笔初装费,每年都有租金收,他对此很满意。他家周边的民宅,不少也是这样的“蓝屋顶”。
“之前这个屋顶是漏水的,现在光伏发电大棚对屋顶进行了全覆盖,就再也没有漏水的情况了。”另一户新装不久的户主也对“蓝屋顶”表示了肯定。
记者在福绵区和玉林城郊等地走访时了解到,不少“蓝屋顶”都是从去年以来安装的,有的民宅正在安装当中。此外,国电电力广西玉林博白新生态纺织产业园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在去年12月完成了项目备案,玉林北站站房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太阳能光伏板也完成了安装,“蓝屋顶”覆盖面正逐步从乡村向城镇、城区以及产业园、高铁站等大项目延伸。
多个知名光伏品牌入驻
今年3月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发布关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报告中提出:积极发展户用分布式光伏,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覆盖农户累计超过500万户,户均收入增长2000元。
去年10月21日,位于陆川县沙湖镇龙豪产业园、总投资约5亿元的广西嘉利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光伏材料生产项目正式竣工投产。而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包括创维、美的、正泰、晶澳、英利等众多光伏品牌近年来纷纷入驻玉林。同时,各光伏品牌代理运营商(光伏企业或运营中心)纷纷落户玉林,光伏屋顶安装业务推广阵容也不断扩大,形成了助推玉林光伏户用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强大阵容。
许多业务员通过走村入户、抖音微信等方式,线上线下同步宣传推广相关政策、解答用户咨询,对接双方签约事宜,以及联系安装设备等。后期维护和故障维修则由光伏企业定期上门检修或户主拨打相关品牌售后电话提供维修服务。
记者在抖音上输入“玉林 光伏安装”等字样进行搜索发现,不仅有许多实地推广的视频,还出现了不少营业点的导航位置以及联系安装的电话,方便居民随时咨询。
“我们代理的创维光伏品牌在玉林已经为好几百名用户安装‘蓝屋顶’。”一名光伏业务推广员告诉记者,由于是免费安装且不属于“违建”,越来越多的群众都愿意加装这个有创收的“蓝屋顶”。
“阳光收入”比上年有所提高
记者了解到,“蓝屋顶”安装手续十分简单,只要楼顶周围没什么遮挡,能够正常晒到阳光,就能安装。代理方在与户主签署屋顶租赁协议前,会先实地查看房屋是否符合安装条件。如符合,签约时屋主只需提供身份证明资料、出租屋顶的房屋产权证明以及收款账户等资料即可。
福绵区的一家光伏企业介绍,为了打消户主的顾虑,他们会提供签约代理企业的营业执照和法人身份信息,安装公司的营业执照和资质证明,以及产品无电辐射说明函等。并承诺在安装过程中导致屋顶漏水情况的,由安装企业负责免费维修补漏,安装过程全部免费。完成签约后,一般在40天内完成光伏相关设备的安装,后期户主认可继续使用楼顶。光伏企业人员介绍,居民楼顶的光伏电站投产发电后,电能统一并入南方电网,产生的利润再由投资有限公司向各安装用户支付租金。
据了解,今年光伏屋顶安装的补贴比上年有所提高,一次性安装补贴从去年的普遍每块板70元/块提升到了120元/块,而一些光伏企业给出的年租金也从此前的20元/块增加到25元/块。以安装100块光伏组件为例,屋主在光伏设备投产后不仅可以一次性获得1.2万元以上的补贴费用,还能从安装的当年开始每年获得2500元的屋顶租金。
各光伏企业为了争取更多“客户”,他们不仅增加了租金,还推出了更为美观的安装风格。如从一开始安装普遍的原色钢支架大棚,到不断推出红漆(黄漆)花式栏栅、红色钢柱的中国风支架,并挂起了红灯笼,让屋顶的阳光棚看起来更加美观养眼。
原标题:“蓝屋顶”变身“发电站”从乡村向城区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