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洁阅读 打印本文 默认 增大 缩小
微信扫一扫 转发分享本文

杨董柱:山高人为峰

时间: 2024-06-07 15:25:51 来源: 玉林新闻网-玉林日报 作者: 记者 潘燕

玉林新闻网-玉林日报讯(记者 潘燕)一座8848.68米的高峰,一位62岁的玉林老人。在一个有着美好寓意的日子里,他们再次相遇——

5月20日17时10分,容县人杨董柱从珠穆朗玛峰南坡尼泊尔一侧成功登顶,5年前,他曾在珠峰北坡中国西藏一侧登上这座世界最高峰的顶端。与珠峰“相守”将近两个月,他创造了属于自己人生中的奇迹。

8e96b21fa5aff61f344d03be711f432d_W020240606658057868930.jpg

▲杨董柱在登珠穆朗玛峰期间宣传家乡容县。 (受访者供图)

62岁,他再次登顶珠峰——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长征”

4月6日,杨董柱从容县出发,开启了这一次的珠峰攀登之旅。“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长征’,我的‘长征’就是不断征服一座座高山,包括珠穆朗玛峰。”杨董柱说。

抵达尼泊尔后,杨董柱随队进行了一系列的攀登、冰川拉练等高海拔训练,为登顶做准备。5月16日凌晨,攀登的号角正式吹响。按计划,他们将从海拔5364米处的大本营出发,经C1营地(海拔6100米)、C2营地(海拔6400米)、C3营地(海拔7200米)、C4营地(海拔8000米),直至珠穆朗玛峰顶峰(海拔8848.68米)。

“别看各营地距离不远,想要顺利抵达,非常艰难。”杨董柱说。他们遇到最大的危险,就在昆布冰川到C2营地之间,这一路上冰裂缝特别多。“昆布冰川也叫‘恐怖冰川’,它是移动的,晚上休息时,时不时会突然听到一声巨大的轰鸣,那是高处的冰川塌下来的声音。”杨董柱告诉记者,因为昆布冰川在不断变化,每年攀登的线路都不一样,冰裂缝也在变化。此外,“恐怖冰川”上有一堵约10米高的冰墙挡住去路。爬上去后,裂缝更大更深,看不到底,得架五六把梯子才能过去。过了冰墙,又迎来一个大冰坡,里边也是纵横交错的冰裂缝,“冰川医生”在危险的地方做了标记,队伍人员老老实实跟着标记的路线走。

在南坡,还有一条通往顶峰的崎岖山路一一希拉里台阶,经常发生落石、滑坠和拥堵事故。“这里很危险,但这里的冰川也特别美。”杨董柱感叹,“当真是无限风光在险峰。”

5月19日是计划冲顶的日子。那天,他们凌晨3时就出发,目的地是C4营地。原计划早点到达营地修整,为当晚19时30分的冲顶储备体能,然而仅走了约一个小时后天气突变,刮起了六七级大风,下起了大雪,一行人在冰面上被吹得东倒西歪。“很怕路绳断裂或锚点被拔出,这一晚上走得心惊胆战。”杨董柱是队伍里年龄最大的,一直落在队伍的后面。在爬雪坡时,他不得不使用上升器,手脚并用,一路上气喘吁吁,艰难抵达海拔8400米处的一处阳台。“从阳台至南坪顶这一段路几乎全是山脊,且天气不好,有大雾。”杨董柱说,陡峭的山脊看不见山顶,望不到头,令人绝望。

f701fc86f482bb8407198113d21cd96b_W020240606657991063295.jpg

▲一行人在冰天雪地中向上攀登。 (受访者供图)

当天15时许,一行人终于走到了南峰顶。“可以看到远处的顶峰了,我特别开心。”杨董柱一扫内心阴霾。然而好事多磨,临近19时准备冲顶时,又刮起了七八级的大风。经慎重考虑,大家决定推迟两个小时再出发。21时30分,大风仍在肆虐,冲顶计划再次推迟。

20日凌晨3时,风停了。队长通知大家凌晨4时出发冲顶。杨董柱马上起来装氧气、收拾行李,还拿出从家里带来的红薯干作为早餐补充能量。他说,这是他吃过最好的红薯干:“那时候,真想家。”

凌晨4时,登山队正式冲顶, 17时10分成功登顶。刚到达山顶时,杨董柱气喘吁吁,激动得说不出话。“那天天气格外晴朗,云就在我的脚下。在珠峰顶端往远处看,周围的雪山都露出了笑容,非常壮观。”良久,他攒足力气仰天大喊:“我成功了!我终于梦想成真了!”话一出口,他潸然泪下:“这是我生命中最幸福的一天,也是生命中最艰难的一天。”

为了这次登顶,他准备了5年——

“成功没有任何捷径可走”

珠穆朗玛峰是所有攀登者的梦想。2019年5月23日在珠峰北坡中国西藏一侧成功登顶后,“再战珠峰”的想法就在脑海里生成,“我想再次攀登珠峰,很大程度缘于珠峰南坡优美的冰川雪景。”杨董柱说,“如果在南坡、北坡都登顶,那么我的登山生涯就圆满了。”

作为一名户外体育人,杨董柱喜欢徒步、登山、马拉松等极限运动,是国家级登山运动健将。杨董柱曾攀登过12座5000米以上高峰,徙步过西藏、新疆、云南、内蒙、青海、陕西等地的高山、古道、湖泊、草地、沙漠……这位有着20多年户外经历的老体育人,为了再次登顶珠峰,足足准备了5年。

为了锻炼体能,他在腿上绑上1.5公斤重的沙袋,再负重15公斤爬楼梯、爬山,日复一日地训练。退休那天,他负重25公斤从玉林走了4天,经大容山脊走到莲花山庄、天湖、容县望君山、三片石,最后走到容县,权当做拉练。

准备的时间里,杨董柱也没闲着,经常爬爬高山“开开胃”:周末背着大包小裹穿越大容山,去四川攀登都日峰、那玛峰等五六座五六千米的雪山。2019年至2023年,他一共参加了15场马拉松比赛。“成功没有任何捷径可走,体能太重要了。”他说。也正是这样日复一日的艰苦训练,让他再次成功登顶珠峰,为自己的攀登生涯描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杨董柱在容县接受记者采访时展示登珠峰的纪念品,上面刻有他的名字及登顶日期、珠峰高度等字样。 (记者 潘燕 摄)

当记者在容县西大街新华书店见到杨董柱时,他声音嘶哑,手指麻木,太阳穴胀痛。“高原反应的影响还没退去。”他伸出手,手背上几处伤疤赫然在目,这是在攀登珠穆朗玛峰时不小心擦伤的,他戏称这些都是“珠峰的代价”。

明知在62岁的年龄攀登珠峰会无比艰难,但杨董柱从未想过放弃,“我做事情,决定后就默默奋斗。做任何事情都要坚定,不要因为一时的变化而忘记自己的初衷。”他说,“一辈子能办一件自己喜欢的大事,我觉得足够了!”

做生活的“攀登者”——

“用攀登故事传递向上力量”

杨董柱的攀登梦源于一部关于西藏墨脱的纪录片,这让他对这座高原小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006年,杨董柱第一次到墨脱,却不小心感染了疟疾,高烧不退、上吐下泻、浑身乏力。庆幸的是,他走到了当地哨所,在他们的帮助下捡回了一条命。身体恢复后,杨董柱徒步时走到当地一所中学,看到那里的学生生活困难,联想到自己在这里得到的帮助,当即决定做点什么回报社会。从那之后,他一直资助3名学生,两名是西藏墨脱县的门巴族姐妹,另一个是容县松山镇的女孩。从她们读初中一直资助到大学毕业,资助期间,杨董柱经常从学业和生活上帮助鼓励她们。如今,三个女孩都已完成学业,有了一份安定的工作。

“攀登徒步让我对‘感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会继续做生活的攀登者,用爱心传递爱心。”生活中,杨董柱也时常去看望慰问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公益善事。

杨董柱两次成功登顶珠峰的消息传来,受到许多人的关注,大家都很关心“杨董柱会不会三登珠峰”。对此,杨董柱明确表示:“不会”。除了因年纪渐长体能下降、经济原因之外,他希望未来能有更多时间陪陪家人。

“我可能不会再登珠峰,但我会将攀登者的精神传递给更多人,用攀登的故事传递向上的力量。”杨董柱说。目前,已经有不少学校联系杨董柱,希望他与学生分享攀登故事,鼓励同学们克服重重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原标题:杨董柱:山高人为峰

责任编辑: 翁小菊
关闭简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