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洁阅读 打印本文 默认 增大 缩小
微信扫一扫 转发分享本文

藏在黎湛铁路的玉林故事

时间: 2025-06-26 09:45:14 来源: 玉林新闻网-玉林晚报 作者: 记者 王耀前

1955年7月1日,当第一列火车轰鸣着驶过全长332米的郁江大桥,黎湛铁路宣告全线贯通。从开始修建到正式通车,黎湛铁路的建设前后只用了9个月,创造了新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革命速度”。

黎湛铁路,简称黎湛线,是中国一条重要的铁路干线,连接广西的黎塘镇和广东的湛江市。它的建设历程充满了机遇与挑战。同时,它的诞生,在玉林交通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

▲黎湛铁路示意图。

黎塘至玉林段通车

用了6个月的时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打破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巩固东南海防,发展沿海经济,1953年12月29日,国家建委正式批准黎湛铁路建设计划,并确定黎湛铁路的主要走向,全长315.8公里。

按规划设计,黎湛铁路全线跨越鬱江、南流江、九洲江3条大江和无数小江,共需修建大桥5座,小桥25座,涵洞525条,工程土石方1700万立方米。因黎湛铁路是华南、西南的出海通道,国防战略意义重大,被设计为Ⅰ级铁路干线。

▲铁道兵独立桥梁团在南流江用大型设备架设桥梁,吸引了玉林城及周围村庄大批群众(穿蓑叶雨衣者)冒雨前来围观施工。此图拍摄地点在铁路桥西南面。

当时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人力、物力、财力都相当困难,为此,中央决定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由王震同志任司令员兼政委,广西黎塘至湛江的铁路,就交给王震率领铁道兵去修筑。铁道兵于1954年8月正式接受黎湛铁路的抢建任务,9月开工,解放军铁道兵部队和两广沿线10多万民工同时在300多公里的铁路上筑路。

1954年10月,黎湛铁路玉林段动工。仅用了6个月的时间,到了1955年5月,黎塘至玉林段即通车。这种“火箭速度”,就能看出当时军民的建设热情有多高涨。

从《玉林市志》的记载中,可以看出黎湛铁路玉林段的工程量相当大:过境路段长63.472公里(桩号86+346—149+817.6)。境内有桥梁16座,共长793.4米,涵洞154座,鸣水隧道1座,长118米。玉林县(含兴业)境内共设6个停靠站,从北至南分别为蓬塘站、石鼓塘站、石南站、雅桥站、仁东站、玉林站。玉林站为二等站,其余为四等站。文史爱好者黄继军介绍,当时黎湛铁路玉林段配套的工程项目还有南江桥。1955年为了配合玉林火车站的使用,紧急修筑了玉林城至火车站的公路(即现在的城站路)和临时跨南流江的木桥南江桥(1960年11月改建成钢筋水泥桥)。

修桥梁挖隧道

攻克一个个难关

在黎湛铁路沿线的桥梁中,南流江铁路桥是黎湛铁路中重要桥梁之一,因此桥位于玉林城南郊竹美村,当地人称其为竹美铁路桥。据黄继军介绍,当时负责修建南流江铁路桥的是铁道兵独立桥梁团,为了抢工期,桥梁独立团全体指战员分班轮战,日夜施工。在建设的过程中,还出现了有趣的一幕。因桥梁独立团在架桥时采用了苏联工兵的大型架桥设备,玉林人第一次见到这种庞然大物,都很好奇,纷纷前往围观,成了铁路建设中的一道景观。

▲铁道兵二师在兴业县大平山鸣水隧道搭建支架。

在黎湛铁路建设中,隧道的建设是难度最大的工程之一。因为当时没有通风设备,而开挖隧道时洞内温度很高,加上岩石爆破后毒烟无法快速散去,给施工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在建设兴业大平山的鸣水隧道时,一次刚刚爆破完,一名铁道兵就冲进去清理石渣,结果被毒烟和高温熏倒。王震知道这件事后,亲自到工地现场视察,最后调来几台抽风机,才解决了这个难题,修建的进度也大大加快。

在建设黎湛铁路的过程中,还有一件趣事,至今仍被老一辈玉林人津津乐道。因为铁路需要大量的石子铺设,建设玉林段时,建设方出于方便运输的考虑,便就地取材,开挖了玉林的很多石山。“我记得父亲说过,在现在福绵区福绵镇石山塘附近,就有一座很高的石山,走上山顶,一面可以看到兴业,另一面可以看到玉林城区,后来为了建设黎湛铁路被挖掉了。”黄继军说,当时玉林城区周边,不少石山都被挖掉了,后来全变成了水田。

遭遇土匪袭击

一边建设一边战斗

在黎湛铁路建设的时候,博白和陆川等地与广东交界的地方还有不少土匪,建设队伍在勘测时,经常遭到土匪围攻,这给建设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广西水电工程局退休高级工程师方世錞是原铁道部衡阳铁路局黎湛铁路勘测队工作人员。他在回忆文章写道,当年测绘时,每次一插上大旗,土匪就马上过来围攻抢劫。所以,他们在建设的同时,还要与土匪战斗。在广东廉江塘蓬和广西博白凤山段测绘时,测绘人员就与土匪发生了激烈战斗,最后是在解放军的救援下才脱离险境。

据史料记载,当时驻陆川境内的铁道兵一师部队有8501团、8502团、8504团、8511团。司令部为了保护建设队伍,专门令地方政府安排武装保护建设队伍。从容县都峤中学成长起来的女共产党员潘淑衡后来还奉粤桂边区党组织指示,在博白东区游击区担任宁潭乡党支部书记,开拓游击区,以增强保护力量。因她常佩戴双枪,而被人誉为“双枪七姐”。(记者 王耀前)

原标题:藏在黎湛铁路的玉林故事

责任编辑: 覃维
关闭简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