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洁阅读 打印本文 默认 增大 缩小
微信扫一扫 转发分享本文

鬱林州城隍庙:无法抹去的城市记忆

时间: 2024-02-22 10:50:39 来源: 玉林新闻网-玉林日报 作者: 记者 王耀前

玉林新闻网-玉林日报讯(记者 王耀前)有古建筑的地方,永远有说不尽的故事。自2023年9月举办玉林“十字街”城事文化艺术节后,十字街凭借着大成殿、粤东会馆等古建筑,尽情展示其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成为玉林城区的“文化地标”。它的一些藏于历史深处的古建筑也受到众多市民的关注。其中,一座约建于明朝初期的古建筑——鬱林州城隍庙便在市民的口口相传中成为“网红古建筑”。

城隍庙的旧址位于今玉州区总工会内。 (记者 廖源 摄)

在史料上,并不能查到鬱林州城隍庙建设的详细时间,玉林市文史学者陈修海根据相关史料,推测其建设时间约在明朝初期。1968年,鬱林州城隍庙被拆除改建为玉林县总工会灯光球场看台。如今,已难寻踪迹。有关它的记述,相关史料记载的并不多,更多的是民间流传的故事和传说。这些故事和传说,承载着许多老玉林难以割舍的情感寄托,是老玉林心中一道抹不去的文化风景。

城隍庙的故事,承载着玉林悠长的历史文脉

鬱林州城隍庙的旧址,在玉林城区玉州路中段玉州区总工会内的剧场东边。如今走进这里,已经寻不到它的半点踪迹。在这里,有两家幼儿园,小朋友稚嫩的读书声,仿佛在述说着城隍庙的文脉传承。

岁月流转,但城隍庙的故事,一直没有老去。

据陈修海介绍,1959年,全国首届运动会玉林专区象棋比赛选拔赛就是在城隍庙举行的。关于这场比赛,还有一件趣事。由于当时的棋手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在选拔裁判长时,赛事负责人犯了难,不知选谁合适。后来就有人推荐当时刚刚考上玉林高中的陈修海。理由有二,一是他是玉林高中的学生,文化水平不低;二是他在下象棋方面有相当的水平,在当时的玉林城区已有一定知名度。最后,时年18岁的陈修海担任象棋选拔赛的裁判长,成为赛事的一大亮点。而这,也成为陈修海对城隍庙的一段美好记忆。

陈修海说,以前的城隍庙一到周末就特别热闹。群众在那里打篮球、乒乓球等,现场还有各种娱乐节目,“可以说是当时玉林城区的文化中心和娱乐中心”。以前玉林有名的学者李家金,一到周末就在城隍庙讲故事,前来听故事的学生将现场围得里三层外三层,成为当时城隍庙最让人难忘的一景。讲故事的人中,还有一个外号叫“肥佬简”的工人,讲得特别生动,特别是讲到一些感人片段时,声情并茂,极富艺术感染力,一些观众听得眼泪哗哗直流。

一个个城隍庙的故事,都记录着它悠长的历史文脉。有老玉林说:“虽然城隍庙已经不复存在,但它的故事仍收藏着很多人的快乐和记忆。”

玉州区文化馆副研究馆员康圣清对城隍庙的记忆也特别深。他记得,城隍庙改为玉林县工会图书馆后,他经常到这里借书看。

州珮进士杨书勋曾写有《重修郡城隍庙记》

城隍庙曾是祭拜英雄之所。相关史书这样记述:在上古时代,城隍在八腊神中只列为第七位,原称水庸神,即是人们所说的沟渠。古代城市多有护城沟渠,所以以它为城市守护神,也是很自然的。但最早有史籍记载正式以“城隍”立庙奉祀,是三国吴赤乌二年(公元239年)孙权所建的安徽芜湖城隍庙。到隋唐宋元,逐渐形成正人直臣死后成为城隍神的观念。到了明朝,明太祖更是规定:各地所祭祀的城隍神,必须是在战争中牺牲的将士,在城隍庙统统不得杂祀其他神灵。他与臣下谈及自己与城隍爷的关系时说:“朕立城隍神,使人知畏;人有所畏,则不敢妄为。”这是一个政治家的心声。

陈修海曾收集了一些城隍庙的楹联,从这些楹联中,可以更好理解城隍庙“使人知畏,使人有所畏,使人不敢妄为”的立庙意旨:

城隍庙通用联:但得回头便是岸,何须到此悟前非?

贵州关岭城隍庙联:进来摸摸心头,不妨悔过迁善;出去行行好事,何用点烛烧香?

山东胶州城隍庙联:要作好人,自古忠臣孝子都有善报;要做坏事,请看大奸巨恶怎样收场?

四川丰都城隍庙联:泪酸血咸手辣口甜,莫道世间无苦海;金黄银白眼红心黑,须知头上有青天。

辽宁沈阳城隍庙联: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事,论事寒门无孝子;万恶淫为首,论事不论心,论心千古少完人。

这类惩恶扬善的楹联,令贪官污吏、为非作歹者有所畏惧,而安分守己的平民百姓又感觉得到城隍神的呵护。至清代,对城隍神的崇拜,又上升了一个新台阶,朝廷规定要按时于清明节及农历七月十五日的上元节,抬着城隍爷的雕像出巡,巡游经过的道路,沿途居民都要在门前摆设香案迎接。城隍神在民间的影响,已经是家喻户晓了。

陈修海介绍,民国初期,鬱林州城隍庙进行了一次维修。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乙未科进士、州珮人杨书勋撰写碑刻《重修郡城隍庙记》,记载维修过程和年月。为了解决维修资金,新桂系三巨头之首李宗仁“首为倡捐”。

关于杨书勋撰写的《重修郡城隍庙记》,陈修海一直收藏着,全文共500多字,其中有一段是这样写的:光、宣间科举废,新学兴,有改淫祀为校舍、充庙产为学费之令,始废庙后殿为教育会,左廊为阅报所。而四民之祈福许愿者,皈依于神如故。盖信教自由,约章所许,无中外、无古今也。而正殿及大门渗漏朽蠹,神像剥落,岌岌可危。绅商等发起重修,得请于李旅长宗仁、李团长石愚、阳县长裕达首为倡捐,发簿签题,姚县长汉超继之,共捐银贰仟叁佰贰拾元有奇。于民国十二年(1923年)十二月十七日寅时经始,于十三年(1924年)八月落成。废者复之、阙者补之、朽者易之、暗者章之、黝之、垩之、丹之、漆之,神所凭依,焕然新矣,人所祈祷,应如响矣。是皆发起总理劝缘捐题诸君之力也!理宜勒石,以彰厥功而垂不朽,乃书其始末而为之记,俾后世有所考焉。

这一段文字,让人看到了民国及之前的城隍庙的“全像”。作为玉林曾经的文脉与历史,城隍庙收藏着玉林本土的文化、艺术和民俗,浓缩着玉林悠久的历史,它在玉林人心中留下了绵长的韵味。

鬱林州城隍庙为三进建筑

陈修海介绍,20世纪60年代初期,州城隍庙是砖木结构的庭院建筑,南向,面阔三间,三进、两廊、两天井。

鬱林州祭祀城隍神,有先设坛后立庙的过程。据《光绪鬱林州志·坛庙祠宇》载:“城隍坛在城外东南半里江边坡。”州一级行政区划筑坛祭祀城隍神,确实太草根化,不甚体面。鬱林州城隍庙到底是何时设立的?

《光绪鬱林州志》所载“城隍庙”条目,其释文不单缺少建筑年代,也没有城隍神之姓名,建筑物修缮的年代,至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才开始。对历史可以交代的是:“《旧志》云:明正德七年(1512年),妖贼李通宝倡乱肆扰,而鬱林城赖神灵获存。万历间以事闻于朝,加封为灵佑侯。今庙号仍为灵佑侯也。”是以鬱林州为城隍立庙,应在明初“诏天下府州县立城隍庙”(《续文献通考·群祀考》)之后才开始的。

陈修海介绍,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清政府宣布废止八股考试,提倡兴办学校。1905年,州附城下东街人以本片村“五显庙”为校舍,成立东厢小学(今东明小学)。1908年,鬱林知州彭言孝支持办新学,命令各乡村捣毁佛堂,以庙宇为校舍,充庙租为校产,成立乡村小学,在城乡办起了小学100多所。清末民初,县政府以州城隍庙后殿设置教育会,左廊为阅报所,成为玉林县最早的公共报刊阅览室。

陈修海说,新中国成立后,州城隍庙被划入县总工会场地,成为县总工会职工图书馆和周末活动的棋牌室。1966年至1967年,文体活动暂时停止。1968年,体育活动慢慢恢复,外省一些篮球队来玉林冬训。当时,他们在总工会举办的一场友谊赛,可令玉林县城万人空巷。县总工会为了增加灯光球场观众坐位,遂将城隍庙拆除改建为球场的东面看台。1980年因建筑剧场又将看台拆除。

鬱林州城隍庙,当年玉林城的一个特殊坐标,它是玉林这座城市深怀民间文化信仰的见证,是一本翻阅不尽的古书。有关它的故事和传说,依然能让人感受到它深远厚重的内涵。

原标题:

无法抹去的城市记忆

责任编辑: 梁远帆
关闭简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