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讲名作——《红星照耀中国》③
说走就走 红色之旅开始啦
斯诺说:“在世界各国中,恐怕没有比红色中国的情况是更大的谜。”为了解开这个谜团,他以一个外国人的身份开启红色中国探寻之旅。
黄土高原:超现实主义的奇美的世界
黄土高原位于中国大西北,有着独特的黄土地貌景观。斯诺在前往西北苏区的路途上,惊叹于那高原山丘变化无穷之美,你看:
第二天早晨走出洛川数英里,那片黄土地面便逐层升高,险峻起来,地势古怪地变了样……这在景色上造成了变化无穷的奇特、森严的景象——有山丘像巨大的城堡,有的像成对的猛犸,有的像滚圆的大馒头,有的像被巨手撕裂的冈峦,上面还留着粗暴的指痕。那些奇形怪状、不可思议有时甚至吓人的景象,好像是个疯神捏就的世界——有时却又是个超现实主义的奇美的世界。
在前往保安的途中,斯诺还描绘了那些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美景,可以看出作者在紧张的行进中心情得到一种放松。你看:
我们下了水,躺在溪底一块长长的平石上,浅浅的凉水在我们身上潺潺流过。有几个农民过去,赶着一大群绵羊,头顶上蔚蓝色的天空晴朗无云。四周一片宁静、幽美,几百年来都是这样的,这种奇怪的晌午时分,只使人感到宁静、幽美和满足。
历史遗迹:一个民族绚烂的历史
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作为一个对中国历史与文化有着深入了解的外国人,斯诺说:“从西安府北去的大道上,每走一里路都会勾起他对本民族丰富多彩的绚烂历史的回忆。”在保安,登上山腰,俯瞰苍翠的山谷中的古城:
当唐朝和金朝的时候,保安曾是北狄侵入中土的要害。至今人们在一条狭仄的小径旁边,还可看到堡垒的残迹……当年蒙古人征略的大军,就是通过这条小径开到山谷里的。
在西安,斯诺和王牧师、邓发等人瞻仰城外的汉代古城,想象未央宫的雄伟气势,感受到黄土地上跌宕起伏的王朝命运:在那里,我们走上了有名的汉武帝坐在他的御殿里君临天下的隆起的土堆,你在这里还能拾到一些二千多年以前大屋顶上的碎瓦片……我们在那个土堆上站了一个多小时,一边谈话,一边看着下面的绿草掩盖着的皇城遗址。我无法向你形容那一时刻在我感情上引起的奇怪的冲击……这么奇怪地超脱于我、超脱于中国的那部分变化无穷的历史。
人文风景:红色中国的独特风景
斯诺在苏区的采访观察过程中,他眼中处处是风景。你看对红军抗日大学的描述:有什么别的学校由于“纸荒”而不得不把敌人的传单反过来当作课堂笔记本来使用?……以窑洞为教室,石头砖块为桌椅,石灰泥土糊的墙为黑板,校舍完全不怕轰炸的这种“高等学府”,全世界恐怕就只有这么一家……
斯诺还善于把各色活动场面风景化。在延安剧社开戏前的场面描写,将看戏人们的精神状态、苏区的社会氛围勾画得栩栩如生。你看:
学员、骡夫、妇女、被服工厂和鞋袜工厂的女工、合作社职工、苏区邮政局职工、士兵、木工、拖儿带女的村民,大家都向河边那块大草地涌过去,演员们就在那里演出……不售门票,没有包厢,也无雅座,我看到中央委员会书记洛甫、红军大学校长林彪、财政人民委员林伯渠、政府主席毛泽东以及其他干部和他们的妻子都分散在观众中间,像旁人一样坐在软绵绵的草地上,演出一开始就再也没有人去怎么注意他们了。
除了描摹“群体人物”之外,斯诺还会对“个体人物”来一个速写,展示出苏区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你看:
我放心地看到那位青年农民的脸色和缓下来了。这时我发现他确实是个长得很英俊的小伙子,皮肤黝黑发亮,牙齿整齐洁白。他好像同中国其他地方的胆怯的农民不属于一个族类。他那双炯炯有神的快乐的眼睛含着一种挑战的神情,他还有一定的吓人气派,脸上流出了笑容。
跟着斯诺来一场说走就走的红色之旅吧,也许在探寻的路上,你还在那些别样的风景中流连忘返。
(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度课题(编号2021A077)“核心素养视角下部编版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黄玉兰,玉林高级中学附属初中教师,教育硕士,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研究。)